【市場觀察】2025 台灣會缺電嗎?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台灣不缺電,缺的是穩定的電網與靈活的備轉容量。
- 再生能源推不動,根源在於黑金腐敗與制度癱瘓。
- 唯有政治改革與合理電價,能源轉型才不會淪為空談。
缺電問題
- 台灣 2024 年用電量為 2833 億度
- 工業用電占 57%、住宅用電占 17%
- 缺電分兩類:發電量不足、電網周轉不靈
- 近年大停電多因事故非缺電,如 2021 年 513、517 及 2022 年 303 停電
- 台灣產業結構為高強度用電工業體,AI 與半導體進一步推升用電需求
備轉問題
- 天然氣取代核電成主力,2000 年後快速上升
- 2025 年全面廢核,經濟部估備轉容量率為 11.6%
- 中央大學估夜間備轉僅 0.4%,恐天天限電
- 問題來自於預測錯誤:高估電網改革進度、低估半導體用電成長
- 電網集中於少數樞紐,事故易全台大停電
- 台灣停電主因是電網韌性不足與倍轉容量低
能源挑戰
- 台灣能源轉型從燃煤轉向天然氣,但碳排減少有限
- 2025 年規劃天然氣占比達 50%
- 天然氣進口依賴高,供應鏈中斷或價格波動風險大
- 台中港五接因環評卡關,進度嚴重延遲
- 再生能源實質進度緩慢,占比不足
再生能源挑戰
- 2025 年再生能源原目標占比 20%,實際僅約 10%
- 太陽光電完成率僅 66.7%、風電更只有一半
- 關鍵障礙:貪腐與黑金滲透地方
- 三年內爆出 132 起綠能貪腐案件,嚴重拖延進度
- 綠電開發被當成土地套利平台,黑道介入勒索外商
- 離岸風電遭視為地雷區,外商退出南部案場
- 綠電技術薄弱、高度依賴進口設備
核能問題
- 2025 年核能全面退場,非核家園即將實現
- 過去核電占比高達 50%,現已低於 10%
- 火力發電將占比近九成,碳排恐超日本韓國中國
- 日本轉向重啟核電,台灣無法展延核廠僅剩一座
- 重啟核電需新建廠,法律限制高、成本代價大
電價問題
- 台電 2023 年虧損 1977 億,負債比 95%
- 電價凍漲導致用電大戶享低價補貼,無視供電成本
- 工業用電過半,多屬高碳排、低效率產業
- 適度調漲電價可迫使高耗能產業外移
- 台灣電價全球最低之一,仍有調升空間
- 政府長期凍漲政策扭曲市場,養壞民眾胃口
黑道問題
- 綠電產業滲透嚴重,地方政治與黑道勾結
- 經濟部審查流程繁複成黑道套利溫床
- 黑道施壓勒索、民代干預審查,拖慢案場進度
- 外商投資信心崩盤,退場再生能源案場
- 竹聯幫高規格葬禮顯示政黑關係密切
- 2024 年立委候選人近 2 成具爭議背景
- 地方議員中 11.6% 有犯罪前科,黑金滲透政治結構
總結
- 台灣能源轉型問題在於制度腐敗與結構失衡
- 應優先剷除貪腐與黑道勢力,才能重建能源建設信任
- 補足儲能設備、加強電網調度是提升供電穩定的關鍵
- 過時高耗能產業應退場,讓電價機制合理回歸市場
- 政治與社會改革是能源轉型真正的起點